环球最新:葛卫东,一把大赚30亿
提起葛卫东,股民们并不陌生。作为期货、股票双栖大佬,他是倍受推崇的“葛老大”,在投资江湖上有“东邪”之称。
从期货投资,到后来做股票发家,葛卫东的投资总能一鸣惊人。凭借着惊人的投资能力,葛卫东从手握几十万的小散,逐渐成长为手握数百亿的资本大鳄。2018-2022五年间,葛卫东分别以160亿元、130亿元、200亿元、225亿、175亿的财富,位居胡润百富榜第211位、291位、267位、296位、328位。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ChatGPT火爆出圈,A股的AI概念股行情被迅速引爆。一众股票纷纷走出翻倍行情,这其中就包括葛卫东持有的AI算力概念股海光信息。
(资料图)
凭借着这一只股票,葛卫东旗下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混沌投资)就浮盈了30多亿。
一把狂赚30多亿,着实令人羡慕和佩服,但“葛老大”造就投资神话背后也曾躺平。
“熬”出来的黎明
优秀的猎人在扣动扳机之前,往往要静心宁神,静待时机,有时候甚至是在绝望中“煎熬”。
在行情不好的时候,葛卫东也一度躺平。
比如2022年9月,葛卫东的一条朋友圈在投资圈疯传:“当下环境,每天提醒自己一件事,就是躺平,追求幸福生活”。
彼时的葛卫东,正经历2022年的投资“低谷”。从战绩来看,其重仓的安恒信息和用友网络在前三季度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安恒信息股价从2022年初250元一路下跌至三季度的140元左右,跌幅超40%。若以葛卫东第三季度持股数量162.81万股计算,2022年1月4日-9月21日期间,浮亏约为1.7亿元。
至于用友网络,股价从2022年1月份的40元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19元左右,而葛卫东参与定增的2亿元,也浮亏了30%。无奈之下,葛卫东对用友网络进行了减持操作,到2022年第三季度,已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当熬过了至暗时刻,黎明也就不远了。重仓科技股的葛卫东,终于在2023年从原来的“躺平”态势摇身一变,重新“站”了起来。
2023年,人工智能行情持续火热,对算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相关概念股闻风而动,海光信息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次葛卫东在海光信息上的翻身仗,也是熬了三年熬出来的。
2020年7月,混沌投资花费近5亿元入股海光信息,并获得了4459万股股份。那时距离海光信息上市,还有整整两年多,而当时的海光信息也远没有搭上AI的风口。
即便是在2022年8月,海光信息上市后,股价的走势也颇为让人头疼。从上市当天73元每股的高位,一路下滑至36元。股价腰斩之后,海光信息又在40元上下,横盘了4个多月。
直到2023年一月份,海光信息才终于搭上AI的风口,从40多元一路狂飙至最高102元。
而葛卫东持股83.26%的混沌投资最初近5亿元的投资,如今已价值40多亿元。也就是说葛卫东凭借单只股票,就浮盈了30多亿元。
虽然葛卫东一把狂赚30多亿元,但这30多亿还远不到落袋的时候。目前,混沌投资持有的海光信息4459万股股份为限售股,这些股票要等到今年8月才会解禁。葛卫东要想变现,还得再等待3个月。
从2020年7月入股,到2023年8月所持股票解禁,葛卫东在海光信息上的投资周期超过3年之久。
制胜秘诀
纵观葛卫东的投资生涯,其制胜的秘诀凸显一个“早”字。
至于具体的投资布局方法,一是在企业有融资需求之时,参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二便是在企业有增资需求时,果断出资入股。
所谓非公开发行股票,指的是上市公司出于融资需求,向符合条件的少数投资者发行股票。在这个过程中,机构或个人投资者,能够以一定的折扣价格获取到上市公司的对应股份。待锁定期过后再以高价择机卖出,从而实现赚取差价的过程。
虽然投资者在参与非公开发行股票后会面临一定时间的锁定期,且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可控性。但对于中长线投资的机构或是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选对项目,几乎可以被视为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据统计,自2017年起,葛卫东曾先后参与了西藏药业、科大讯飞、兆易创新和闻泰科技等多只股票的非公开发行。以西藏药业为例,该股曾于2020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点176.43元/股,而葛卫东在重仓该股期间,浮盈近4倍。
除此之外,葛卫东的另一强项,便是在企业有增资需求时进行出资入股。所谓出资入股,背后逻辑与参与非公开发行股票相似——在企业增资之时,按约定的出资额(通常是折扣价或是价格低点)进场,进而实现入股的目的,待锁定期解除后再择时卖出。
此次让葛卫东大赚30多亿的海光信息,就是在2020年7月通过增资的方式引入了混沌投资入股。
除了海光信息,混沌投资还通过出资入股的方式获得了芯投微电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投微”)、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智微”)公司的股份。
2023年1月30日,旷达科技发布公告:为支持并共同促进重要参股公司芯投微的发展,包括混沌投资在内的三家公司,按投前估值27.8亿元、合计出资2.2亿元,认缴芯投微6013.3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其中,混沌投资以货币出资1亿元,增资完成后持有芯投微3.33%股权。
芯投微是一家从事微电子科技、信息科技、半导体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业务的公司。可以看出,芯投微是葛卫东长期布局科技行业股的又一落子。
相对于芯投微的布局尚处于早期,慧智微则已进入到了上市倒计时。
▲(图源/视觉中国)
4月21日,射频前端芯片独角兽慧智微发布的招股书显示,混沌投资持有公司股份512.96万,对应持股比例1.29%。至于上市的具体进展,早在4月4日,证监会便发布批复,同意慧智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实际上,混沌投资很早就在一级市场投资了慧智微,并参加了B轮、C轮、C+轮等多次融资——招股书显示,2018年12月慧智微股东会决议,混沌投资出资2500万元;2021年10月股东会决议,混沌投资出资500万元;2021年11月股东会决议,混沌投资出资1000万元。累计共出资4000万元,合计持有慧智微512.96万股,占上市后公司股份的1.13%。
从2018年12月开始布局,到如今即将上市,葛卫东在慧智微这只股票上的布局已超过4年。
值得一提的是,与葛卫东一起参与投资慧智微的公司还包括大基金二期、红杉等股权创投基金。此外,慧智微还登上了《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当时估值已达120亿元。
提前出资,提前布局……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旦慧智微上市,葛卫东取得的收益将不止翻倍。
“狂欢”背后也有风险
从海光信息,到慧智微,再到芯投微,葛卫东所投资的行业充斥着满满的科技感。
要知道出生于1970年的葛卫东,如今已有53岁,但其投资的行业却一点都不“四平八稳”,反而是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这类大起大落的行业。
在A股市场,这类行业的公司,赶上风口自然会一飞冲天,但动辄超百倍的PE(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对投资者来说,自然也是风险高企。
就拿海光信息来说,截至2023年4月27日,PE(TTM,截至最近的连续12个月)已经高达223。
对于海光信息高企的估值,有的基金经理选择了在一季度回避,有的基金经理选择了在一季度加仓。
比如,银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对飙涨后的海光信息选择了暂避风头的策略。在其管理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2023年一季报中,李晓星直言,AI 产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中间必然会有曲折,包括数据隐私、伦理等潜在风险,可能造成板块后续波动。另外,“我们还是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过度的热情在某个阶段也总会消退。
”“我们擅长的成长股投资是有估值约束的业绩成长股,在市梦率投资时段,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基于此判断,虽然李晓星旗下基金在2022年三四季度布局了不少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但是在人工智能飙涨的2023年一季度,李晓星对相关股票有所减仓。
市界翻阅李晓星旗下基金的2022年年报发现,李晓星目前参与管理的十只基金(A和C类合并计算)在截至2022年年底,均买入了不同仓位的海光信息。十只基金合计持有2200多万股海光信息,持股市值按2022年底股价计算合计超9亿元。
其中,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基金、银华心怡灵活配置、银华心享一年持有在2022年三季度就已入手海光信息,并在2022年三季度末进入了海光信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到了2022年底,除了以上三只基金,李晓星参与管理的银华中小盘精选也进入到海光信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光信息在四季度股价下跌并横盘整理,李晓星旗下部分基金在四季度对海光信息进行了减持操作。到2023年一季报,李晓星所管理的四只基金已悄然退出了海光信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李晓星虽然减持,但仍有一众资本蜂拥买入海光信息。
从2023年一季度,海光信息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来看,其中8家为2023年新买进入。除了中信证券、华夏人寿、易方达基金公司的两只产品,还包括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趋势基金。
兴全趋势基金2023年一季报中,对以 AI 为代表的科技类成长股表示看好,并称“随着行业景气度的见底回升,半导体和电子等科技类行业也会有相当良好的表现。”
对此,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AI板块在ChatGPT的概念带动之下,一改过往缺乏应用场景的情况,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相应的,AI概念股也被赋予了更高的估值。但未来随着这一板块个股在AI应用中的角色、技术、盈利模式的逐步落实,估值会逐步实现理性回归。
”伴随着一众资本的涌入,海光信息的股价确实从年初的40多元一路上涨到了一季度末的70多元。进入4月的将近一个月里,海光信息股价仍然一路高歌,并创下了102元的历史新高。但截至4月28日午间,海光信息的股价已自高位回落至90多元,总市值仍高达2000多亿。
虽然,海光信息的股价已开始震荡回调,但这一切至少暂时还和葛卫东无关。因为他还需要静静等待3个月才会决定要不要落袋为安。
作者|周奕航 韩忠强
编辑|韩忠强
运营|刘 珊